【GOGAR】藏在极致东方精工尺度下的空间符号
2024-09-09
城市生活与空间的魅力_论GOGAR艺术团队城市空间理念
2023-11-17
【GOGAR】2022年度摘四项国际顶级大奖
2023-01-18
2018艺术广东『撞击!咔嚓!』2018-11-22
现手机新推出的人脸识别解锁系统得到了不少年轻一代的青睐,科技文明蒸蒸日上,人类似乎习惯了“三点一线”的生活:起床,看手机,睡觉。
科技给人类提供便利的同时,亦将人类逼到了精神悬崖,他们的精神世界开始变得空洞僵硬,变得“程序化”。基于对机械生活的忧虑,两名艺术家创作了全新作品《撞击》及《咔嚓》,并共同举办主题展《撞击——2018年10月大白天我做了一个梦》,光亮的装置警醒着世界,这是一条绳索,拉回了那些逐渐呆板的人类。
他们就是陈昭与余洪斌。
陈昭
高加艺术机构创始人
中国雕塑学会会员
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
亚洲现代雕塑家协会会员
广州艺术品行业商会理事
城市雕塑创作设计资格证书
余洪斌
出生于新疆阿克苏
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 雕塑专业
现任职于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时尚学院 特聘教授
撞击!咔嚓!2018年10月大白天我做了一个梦
艺术家丨陈昭、余洪斌
尺寸丨1100x180x110cm—撞击
尺寸丨1400x11000x375cm—咔嚓
材质丨不锈钢、玻璃、LED、陶瓷撞
撞击
作为一个尚活在地球上微不足道的个体的我,却去思考一个与人类共同体生存有关大问题,这不就是个白日梦吗?这件作品确实是一个梦,鉴于有许许多的同梦人一道的呼吁,全当是参与,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问题。撞击其实是自然撞击着人类的文明,一切皆由人类因文明无法解决的自身贪婪、自私而生。科技的发展消解着人类抵御自然灾难的肢体的同时还弱化着人类判断事物的心智,使大多数的人类越来越进化为一种有生命迹象的肉团,更可怕的是;他们只能与机器交流而恐惧与真实的世界面对,IPV6与VR时代的快速到来,很快会使人类步入一个全新的网络时代,其实那是一个人性的冰河时代。处于焦虑着的我以宏观叙事的方式、以美好呈现并炫睧的光影引发,试图解释我内心的恐惧,我其实就是这条生活在美好环境中却内心绝望着的鱼,一个被做着白日梦的人。
咔嚓
《咔嚓》是一个虚拟的人脸识别系统,由切割人脸轮廓的红色金属凸镜组成,内部装置了一个“人脸识别”系统。当人站于其前方,人脸识别系统便成为了被观察对象,主动权似乎又掌控在观者手中;“咔嚓”一声后,作为观察者的我们便通过凸镜的反射成为了被观察对象。每一个大小不一的凸镜都能把正立或倒立的人脸倒映在镜像中,玻璃与金属捕捉着每张冰冷的脸孔,而凸镜边缘彩色的光不停变幻着,配合着一场又一场马戏团表演的上演,显得怪诞不经。
《咔嚓》通过科技与人类精神世界的矛盾表达作者对人类数据化,世界机械化之后的忧虑。“人脸识别”装置的背后是一群排成一条直线试图冲破墙面却身体僵硬的鱼群,领头的座头鲸背上是一个孩童。两个色彩剧烈冲撞的艺术装置在同一狭长逼仄的空间中,恰恰暗喻了现代文明与生态之间无法消解的冲突。
艺术广东《撞击——2018年10月大白天我做了一个梦》主题展
与武汉大学教授、访问学者David Brubaker艺术交流